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流动是人类的天性,迁移更是早期人类赖以生存繁衍、逃避天灾人祸的有效途径。长期迁移中,人类如何利用天然的交通工具,进而发明人造交通工具和运输手段?这对当下有哪些重要启发?六卷本《中华大典·交通运输典》日前编撰完成,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一重点古籍整理项目按传统类书籍方式编排,是研究中国古代交通和信息邮递网络的重要资料,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也有利于推动当代学术研究。 《中华大典·交通运...
从1936年余杭县良渚镇人施昕更发现良渚遗址,良渚考古经历了不少坎坷:最初它被认为是受山东龙山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晚期黑陶文化,直到上世纪80年代,良渚古城中的反山、瑶山两个遗址被发现,出土的玉器超过了以往良渚玉器发掘的总和,一股研究良渚玉器的热潮迅猛形成。此后,良渚文化不仅成为中国史前独立的考古学文化,还发展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组成部分里的区域型考古学文化。2007年,良渚古城被发现,良渚古城在华夏...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所写的这首名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诗,道出了他遭贬去潮州途中沉重而酸楚的心境。唐代大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韩愈,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因谏迎佛骨,被唐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那时他已年过五十。在去潮州路上,他想到自己对皇上一片忠心,却被贬官远方...
1月17日,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社科联发起倡议,联合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省市社科联和北京市网信办,在京举办了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社科联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协调会。 一条大运河,绵延2700多公里,流经京、津、冀、鲁、苏、浙、皖、豫八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是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时强调,保护...
目前陆续召开的各地两会上,很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历史文化名城、优秀近现代建筑、工业遗产等保护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建言献策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大家认真履职,通过一个个议案、提案发出掷地有声的声音:让越来越多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保护利用,让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珍贵遗产留下来、“活”起来。 推进老城厢历史文化 风貌区整体保护 老城厢为上海十二片中心城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之一,记录...
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这样赞美北京的中轴线:“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始建于元大都、距今已有750余年历史的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中轴线的保护和申遗,对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意义重大。 目前北京市已基本确定了中轴线申遗的时间节点,到2030年基本达到申遗要求。 ...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 《意见》提出,公安、工商、文物等部门要协同配合,严厉打击盗掘、盗窃、盗捞、破坏、倒卖、走私文物等犯罪活动,严厉查处非法文物经营活动等违法行为,严厉整治文物法人违法行为。 根据《意见》,山东各级政府将把文物安全工作纳入对下一级政府年度考核,对发生重大文物违法案件和安全事故的地方扣减相应分...
为进一步加强西藏文物保护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等政策规定,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日前,《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印发(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共分九章五十二条。其适用范围为:国家安排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自治区安排的不可移动文...
1月23日,陕西省文物局长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传达了全国文物局长会议精神,总结了过去一年来文物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安排部署2018年全省文物工作任务。 会议透露,2018年,陕西文物工作将结合新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赋予文物新的现代表现形式,发掘文物新的时代内涵,让陕西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推动陕西文物事业全面发展。 一是积极推动文物立法,科学开展考古发掘。2018年,陕...
闲来不逛街,改逛博物馆,“看展去”是时下的一股热潮。 “我得坦率地说,我是走在这个潮流前面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学者扬之水回忆,20年前当她“问学”时,很多时候老师的授课就是在博物馆里进行的。“孙机在台湾出过一本书叫《孙机谈文物》,封面是对着佛像讲演,实际就是给我讲课。”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扬之水辞去《读书》的编辑职务,随孙机先生问学“名物”、专注研究。正是那段“...
卫国编钟为何出现在晋国墓地? 还记得吗?去年这个时候,塔儿山下、汾河东侧,唐尧故地襄汾县陶寺乡那个匪夷所思的考古发现:墓主人身怀六甲抱憾离世,8个月的胎儿还未见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就与母亲长埋于地下。 2000年前的女性墓葬,墓室竟然比男性墓葬还大,其厚葬礼遇也许表达了夫妻之间深厚的爱情故事。 2017年隆冬,女性墓葬旁的一座男性墓葬也被发掘,通常这样形制的“对子墓”被...
1月30日,“学院与沙龙——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中国文化部部长助理于群、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和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秘书长德贝尔加德、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术负责人阿里乌等出席展览开幕式。 展览集中呈现了从大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艺术史上重要流派“学院派”的光辉历史与艺术造诣。参展的103件作品来自...
2017年4月12日,“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被中国考古学会评定为“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自此,困扰了人们一千多年,在唐代法门寺地宫、五代吴越国钱氏家族墓中均有发现的神秘瓷器——秘色瓷的面纱被缓缓揭开了。 研究认为:后司岙是晚唐五代时期烧造宫廷用瓷的主要窑场,它代表了同一时期的最高制瓷水平,其开创的以天青色为特征的秘色瓷产品,不仅是制瓷史上的一大飞跃,同时成为...
鸟瞰古建筑迁移工地。记者 李立/摄 给每片瓦、每块砖、每根梁都编上号码,再用搭积木的方式将古建筑整体从“老家”搬到“新家”……为保护好“大拆大整”“大建大美”中的古建筑,龙湾区首例古建筑落架异地迁移工程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正式完工后,古建筑将焕发“新生命”,以文化驿站、文化展示厅等形式继续展现它们的独有魅力。 共有7座古建筑入驻位于龙湾瑶溪风景区入口处附近的钟秀园内。昨日,记者来...
为确保低温雨雪天气的文物安全,绍兴市柯桥区组织开展了文物安全检查。重点检查了各文保单位(点)安全责任主体是否落实,设施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应急预案部署是否到位,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低温雨雪天气。 检查中各文保单位(点)都按照应对雨雪冰冻应急预案要求,认真部署了各项防寒防冻、除冰扫雪工作,最大限度地排查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还对居住在不具安全条件的文保单位(点)古建筑内的居民进行了劝离,确保人民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